人狂犬病疫苗适用于预防儿童和成人的狂犬病,可以在暴露于狗或其他感染动物咬伤病毒的病毒暴露之前和之后施用。
狂犬病是一种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导致大脑发炎,如果治疗不当,通常会导致死亡。 如果患者被咬后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以清洁和消毒伤口,接种疫苗,并且必要时还服用免疫球蛋白,则可以治愈该疾病。
有什么用
狂犬病疫苗用于预防人类在接触病毒之前或之后的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动物疾病,会影响人类并引起大脑发炎,通常会导致死亡。 了解如何识别人类狂犬病。
该疫苗通过刺激身体产生自身的保护作用来抵抗疾病,它可用于在暴露前预防狂犬病,适用于经常受到污染风险的人,例如兽医或在实验室中感染病毒的人,例如,以及在被怀疑或证实暴露于病毒后的预防中,是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叮咬或抓伤传播的。
什么时候接种疫苗
该疫苗可以在接触病毒之前或之后服用:
预防接种:
接种该疫苗的目的是在接触病毒之前预防狂犬病,应向高污染风险或永久风险的人接种,例如:
- 在实验室中负责诊断,研究或生产狂犬病毒的人员;兽医和助手;动物饲养者;猎人和林业工人;农民;准备暴露动物的专业人员;研究自然洞穴(例如洞穴)的专业人员。
此外,前往高危地区的人也应接种这种疫苗。
接触病毒后的疫苗接种:
在狂犬病病毒污染风险最低的情况下,应在专门的狂犬病治疗中心的医学监督下立即开始接触后疫苗接种。 此外,局部治疗伤口非常重要,必要时服用免疫球蛋白。
服用多少剂量
疫苗是由卫生专业人员肌肉内注射的,接种时间表必须根据患者的抗狂犬病免疫状况进行调整。
在接触前的情况下,接种时间表包括3剂疫苗,其中第二剂必须在第一剂接种后7天和最后3周后接种。 此外,有必要对处理狂犬病活病毒的人每6个月加强一次免疫力,对有持续暴露风险的人每12个月加强免疫力。 对于没有危险的人,在第一次给药后12个月进行增强,然后每3年进行一次。
在暴露后治疗中,剂量取决于人的免疫接种,因此对于完全免疫的人,剂量如下:
- 不到1年的疫苗接种:被咬后注射1次;不到1年且不到3年的疫苗接种:被咬后3次注射,紧接后立即注射1次,在第3天和第7天再注射一次;接种3次以上年或不完全:在咬伤后立即注射5剂疫苗,在第3、7、14和30天后再注射1剂。
对于未免疫的人,应接种5剂疫苗,在被咬之日服用一剂,然后在第3、7、14和30天服用下一剂。 另外,如果损伤很严重,应将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与第一剂疫苗一起给药。
可能的副作用
尽管很少见,但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例如应用部位疼痛,发烧,全身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淋巴结肿胀,发红,瘙痒,瘀伤,疲倦,类似流感的症状,头痛,头晕,嗜睡。 ,发冷,腹痛和不适。
较不常见的是,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急性脑发炎,癫痫发作,突然听力下降,腹泻,荨麻疹,呼吸急促和呕吐。
谁不应该使用这种药物
如果打算进行暴露前疫苗接种,不建议在孕妇或发烧或急性疾病的人中进行疫苗接种,应推迟疫苗接种。 另外,它也不应用于对疫苗的任何成分有已知过敏的人。
在已经暴露于病毒的情况下,没有禁忌症,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狂犬病毒感染的演变通常会导致死亡。
